收到来信后,记者迅速前往黑龙江省绥化市,就读者所反映的客运站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与采访。
现状概况:新客运站落成未用,旧客运站狭小且状况堪忧
8月6日下午,记者探访了位于北林区太平街的绥化东城客运站(见图①),该站主体结构东西长80米,高10米。
抵达客运站时,发现北侧主入口的大门紧闭,门前地面不平,停放着几十辆汽车。客运站外立面多处破损,墙面脱落,玻璃破碎。透过窗户可见候车厅空旷,座椅上覆盖着塑料包装布。
记者还考察了客运站南侧的停车场,场内仅停有几辆小轿车,南侧有一排大车停车库,全场无长途客车。西侧是一栋住宅楼,楼下也是大车车库。
“新站建成10年,却一直未启用。”客运站旁超市店主表示,2017年看到公告后花费70万元购买店面,但车站未启用,生意不佳。“我天天盼着它开业,生意也能好转。”
一名路过的女士指向客运站东边,称:“老东城客运站在那边。许多乘客导航误到新站,耽误了行程。”
记者步行约10分钟,到达绥化火车站对面一排破旧的门面房,十来辆长途客车停放在空地上。有人举牌招揽乘客:“到海伦的走了”“绥棱,绥棱”。
“这是东城客运站?‘站’在哪?”面对记者的疑问,一名出租车司机指向门面房中间,称:“那就是!”
观察后,发现门面房中有一个小门厅,门宽仅两三米,门楣上挂着蓝底金字的“候车厅”招牌(见图②),十分不起眼。
记者采访了绥化东城客运站的主管部门——绥化市交通运输局。
据交通运输局提供的资料,绥化东城客运站于2011年底开工,2015年底基本完工,总用地面积1万平方米,主站房建筑面积3313.07平方米,总投资3600.73万元。
关于客运站未启用的原因,绥化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宋加平表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车站门前滞迁房屋,2021年底拆迁完毕,导致工程验收滞后;二是施工单位报送验收资料不及时,影响主体验收进度;三是工程未做最后结算。
关于滞迁户问题,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表示滞迁户位于客运站正门处,影响客运站使用。但鑫威公司负责人金复杰否认此说法:“滞迁户位于客运站正门西侧,不影响旅客进出。”资料照片和金复杰提供的照片显示,该滞迁户位于客运站正门西侧的空地,是一栋两层民居。
关于民众所传的违章建筑问题,绥化市自然资源局的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居民所提到的“违章建筑”实际上是指鑫威盛泰广场的5号楼和8号楼。5号楼的规划用途为商住,8号楼的规划用途为商业,这两栋楼并非长途客运站的配楼,其建设内容符合规划审批要求,不属于违章建筑。
至于客运站建成10年却未能投入使用,关键问题在于“手续”问题。绥化市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鑫威公司提供的材料不完整,未能及时完成竣工验收,导致后续程序无法进行。他们曾多次催促鑫威公司提供相关手续材料,并向记者展示了由绥化市公路客运东站建设指挥部向鑫威公司发出的两份《通知》,要求提供资料和文件以便尽快完成工程验收结算工作,通知的落款日期分别为2016年10月和2018年11月。
宋加平介绍,直到2023年7月,鑫威公司才提供了完整的验收备案材料,随后绥化市交通运输局组织了设计、施工、监理、勘察单位进行验收,并取得了《竣工工程验收报告》。这表明,客运站竣工8年后,鑫威公司才将材料备齐。
金复杰对此表示不认同。他指出,最初由于工程结算范围存在争议,他和交通运输局未组织竣工验收。但在2018年11月,双方就结算范围达成一致,并收到了最后一次催交材料的《通知》。鑫威公司补齐材料后,立即进行了竣工工程验收。
金复杰展示了一份有相关单位盖章的《竣工工程验收报告》,但报告中没有明确的验收通过日期。他解释说,以前当地企业普遍认为报告有责任单位的盖章即有效,对责任人签名和落款日期并不重视。现在由于没有写日期,对方将车站迟迟不启用的责任推卸到了他们身上。
“工程未做最后结算”是事实。交通运输局已支付了1600余万元的工程款,剩余1800余万元尚未结算。
金复杰表示,作为施工企业,他当然希望尽快准备好手续材料,以便尽快收到款项。多年来,他跑交通局不下百次。他认为,客运站工程款迟迟未结算的原因是干部不作为、懒政所致。他表示,从客运站开工建设以来,10多年里交通运输局更换了多任领导,他多次上门请求推动工程结算,但都没有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