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与商家皆遭行政拘留,过度维权导致双方皆无所得。

图片[1]-游客与商家皆遭行政拘留,过度维权导致双方皆无所得。-金马资源分享网

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输”事件。近期,有游客在西安大雁塔附近的汉服馆内因消费争议与商家产生争执,此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8月9日,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发布了一份情况说明,详细描述了事件的经过。

女游客王某颜因对店家的选片回复不满,在店内滞留约5小时,并堵住店门,指责店铺为“黑心店”,阻止其他顾客入内。男店主刘某多次尝试劝离王某颜未果,随后推搡了她的左肩,导致王某颜从座位上跌落,背部着地。

刘某因推搡王某颜致其倒地,涉嫌故意伤害他人,被处以五日拘留。王某颜因长时间干扰店铺运营,在警方调查期间通过发布不实信息,如“被打至昏迷”、“民警未做笔录、与商家勾结”等,以制造舆论压力和博取网友同情,其行为涉嫌寻衅滋事,被处以六日拘留。

回顾这一引发热议的事件,可以说是“小摩擦引发大波澜”的典型例子。在这场闹剧结束后,双方都依法受到了行政拘留,涉事游客的愉快暑期旅行化为泡影,店家的生意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这对双方的人生都留下了不光彩的印记。这样的结果,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原本,这不过是一起普通的消费纠纷。游客对店家的选片服务不满,双方如果能够保持冷静,进行友好沟通,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实在不行,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情况,或者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解决方案。然而,这次维权的途径从一开始就走偏了,先是游客堵门,接着是店家动手,再之后是游客在网上歪曲事实、煽动舆论,这些行为都与法治精神相悖。

游客遇到不公之事,认为自己作为消费者权益受损,有权利寻求说法,这是无可厚非的。但维权必须依法进行。以为通过堵门、闹事就能迫使对方屈服,不仅不明智,还可能让自己陷入无理甚至违法的境地。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公共秩序,导致生产、营业无法正常进行,即便没有造成重大损失,也属于违法行为,可处以警告或罚款。查看过往报道,那些在纠纷后拉横幅堵门等行为,也是法律所要惩处的。

至于通过媒体曝光或在网上公开个人经历,也是一种维权方式。近年来,通过网络曝光成功维权的事例屡见不鲜。但关键在于,所反映和曝光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将媒体和网络当作“工具人”,断章取义、篡改事实,甚至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种极端的“维权”和过度的“维权”行为已经越过了法律的红线,必然会自食其果,最终承受沉重的代价。对商家而言,暴力行为同样被视为负面因素。当顾客堵塞店铺,阻碍其营业,导致利益受损,产生郁闷和愤怒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即便有不满和抱怨,也不能采取违法行为。一时的暴力虽然可能带来短暂的心理释放,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例如,推搡游客导致其跌倒,结果自己被行政拘留五天,这样的教训同样值得深思。

在法治社会中,我们必须遵守法律。维权有多种途径,但依法行事是首要原则。尤其在炎热的暑期,我们更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损害自己的行为。

来源:里斯资源分享网  https://lismoxy.cn/  尔德资源分享网  https://www.jinmaw.xyz/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